近日,在“中國生物抗體產業化基地科研綜合樓”投標項目中,華森公司團隊在方案和施工圖設計、技術能力、團隊服務及落地保障措施等方面表現突出,最終在眾多投標設計單位中脫穎而出,獲得中標。
項目用地面積11698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8420平方米,坐標上海,作為上生公司的企業辦公總部,自信面向城市,成為企業最佳展示窗口。方案以高起點,高品質,高要求的標準對其進行定位。目標打造具有區域名片效應,契合企業精神的現代化標志性總部辦公建筑。
設計理念
Design concept
建筑形體成兩個“L” 形相互咬合,抽象了“手牽手”的動態意向。在疫情肆虐的大環境下表達了醫藥企業對于社會心手相連的使命與擔當。 方案將企業logo中的四個色塊抽象演化成建筑的四個自然層段。 呼應logo中旋轉的動態意向,設計中也將造型桿件肌理進行巧妙錯動,形成了富有動感的,充滿生命力的獨具個性的建筑立面,彰顯企業文化與特色。

方案采用了大尺度的建筑體量進行圍合布局,高效使用場地,使方整的建筑形態融入整體建筑群中。繼而通過建筑形體間的組合與錯動塑造標志性的建筑造型。在滿足面積需求的基礎上,使建筑形態顯得靈活生動,并不失大氣與穩重,成為園區中最突出的地標性建筑。 南側廠區內部界面同時也是建筑形象主入口界面。設計主要強化進入體驗性。底部建筑體量局部回退,釋出入口廣場空間,上部的大尺度建筑懸挑體量,與下部通高的大面寬玻璃幕墻,形成強烈對比,共同營造出高端大氣的建筑入口空間氛圍,為高品質的建筑定位種下基調。
東側面向城市界面建筑造型塑造強調形象性,通過建筑體量的形態、虛實、材質等方面的多重對比設計,打造一個大氣生動、充滿活力的建筑造型,展示企業形象。
建筑通過錯動跳躍的凸型玻璃構造設計為建筑立面帶來生氣與活力,構造內部設置開啟扇,側邊采用通風設計,既可以實現日常的通風,也可避免無序的開窗影響建筑形象,使整體建筑造型更為完整大氣,突顯品質。 建筑采用回字形布局,建筑體量圍繞二層的中庭花園環抱展開。生態休閑的花園景觀為辦公樓帶來了良好的視野品質與通風環境,同時也提供了一片綠色開放的共享交流空間,成為員工緩解壓力,休閑放松的絕佳場所。
活力屋面設計,打造陽光運動場
方案利用大尺度的屋面空間,植入運動健康理念。結合場地條件設置休閑區域與健康跑道等體育設施,打造充滿生氣與活力的運動場所。展現了積極陽光健康的企業形象。
方案針對項目內部多個功能板塊,依照要求分別設置了不同的動線組織,各條功能流線均相互獨立,便于日常高效使用與管理。 項目結合建筑形態設計了多層次的景觀空間。屋頂花園,中心庭院,景觀平臺,外部花園等景觀場所,相互穿插聯系,形成了一系列不同尺度不同高度不同體驗的復合型景觀場所,為項目營造出優質的辦公室景觀氛圍。 項目秉承正向綠色設計理念,以華森專利的《綠色建筑100條》為基礎,引入多項落地性強、實操性廣泛的綠色技術與設計措施,目標打造生態化的綠色節能環保建筑。

項目引入前沿智能辦公系統,辦公人員使用微信即可便捷調用空間內所有辦公資源,完成身份識別、考勤打卡、會議預定、文件打印等辦公事務。智能化的辦公方式極大地提升了使用者的辦公效率與體驗感,降低了企業的成本投入。
總體規劃
辦公主入口設置于建筑南側,面對園區主要車行道路打造建筑形象面。報告廳入口獨立設置于場地東側,滿足瞬時人流集散需求。北側和西側設有建筑次入口,滿足消防及功能要求。西北角設置后勤入口,便于物流進出。車庫出入口位于場地西南角。 方案針對停車流線問題提出兩個不同設想:既可采用同進同出的方式,便于日常使用,也可采用單向進出的管制措施,南部車庫坡道采用只進不出,北側為只出不進。單向進出的設計地上車輛較少,流線交叉率較低,園區環境品質好。 建筑首層為綜合公共區。二層、三層為抗體公司辦公區;四層為上海公司與研發部門辦公區;五層主要為行政領導辦公區。

當前全球疫情仍在流行。中國本土聚集性疫情頻次明顯增多,內防反彈形勢愈發嚴峻,中國生物抗體產業化基地建設項目是國藥集團在疫苗產業化布局中的重要一環,也是國藥在華東抗疫的戰略橋頭堡。
華森上海分公司與南京分公司緊跟國家需要與行業需求,立足央企責任和技術優勢,贏得甲方認可獲得中標,以設計的力量助力國家疫情防控。